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人物传记
 建制沿革
秦代,县境属巨鹿郡汉高商八年(前199年),深泽为侯国,属中山郡。为“深泽”地免载于史
籍之始。
景商三年(前154年),中山郡改为中山国,辖深泽。汉武帝元朔五前(前124年),除深泽侯国,改为深泽县。
    西汉末,深泽县改称南泽县,隶涿郡。
 行政区划
秦代,县境属巨鹿郡汉高商八年(前199年),深泽为侯国,属中山郡。为“深泽”地免载于史
籍之始。
景商三年(前154年),中山郡改为中山国,辖深泽。汉武帝元朔五前(前124年),除深泽侯国,改为深泽县。
    西汉末,深泽县改称南泽县,隶涿郡。
当前位置>>首页
王亢之(1915?1968)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5-12-14 07:19:30 浏览次数:

王亢之(19151968)深泽县城内人,出身于没落官僚地主家庭,书香世家,少年时代就阅读了大量古典文学名著。

1931年王亢之考入北平河北省立第十七中学读书。1935年北平爆发了“一·二九”学生运动,王亢之积极加入了六千名游行者的行列,走上北平街头,高呼“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口号。国民党反动政府出动大批军警,挥舞警棍,殴打爱国学生,用高压水龙头冲击游行队伍,亢之在同军警斗争时受伤,被游行的大学生转移到北平师范大学一个医生家里。经过临时治疗,傍晚王亢之就返回学校投入斗争,后因参加学生运动被学校开除。

19363月,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成立,王亢之第一批参加,这是他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从此,他在党的领导下,参加了有组织的斗争。王亢之、康世恩等在北京大同中学组织学生罢课,驱逐校长焦实斋,后因斗争失利而离校。

1938年春,王亢之回深泽县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青年抗日救国会,任宣传部长。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即兼任中共深泽县委青委书记。当年秋后,调任中共深泽县委宣传部长致力于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抗日救国思想。

19403月,调中共冀中七地委宣传部。9月,创办地委机关报《新民主报》。亢之任社长,仅仅筹备半个月,《新民主报》便在10月上旬出版了。报社初办时,只有一两名编辑,两名刻写员和一架油印机,为保证按时出版报纸,亢之既做行政领导工作,又做编辑业务工作,除约稿、改稿、编辑排版和亲自撰写社论外,他还亲手刻写蜡纸,他编排的版面,标题准确、醒目、大方、新颖,取得很好的宣传效果。

19429月,七地委机关报改为《黎明报》,亢之为《黎明报》创刊号写了发刊词,编辑了延安新华社播发的国际国内要闻。正在刻印时,日伪军包围了他们所在的深泽北冶庄头村,王亢之正患感冒,发着高烧,未能冲出敌人的包围圈,和一群青年一起被敌人带走。天黑以后,在被押送深泽城的途中,亢之不顾脚已被日军刺刀刺破,机智地闪进侧面道沟里,待敌人走远后,他即返回北冶庄头。他拖着伤病之躯,历尽艰难,才又找回报社走散的工作人员,大家转移到定县李亲顾村,及时将《黎明报》创刊号出版了。

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刻,《黎明报》及时宣传毛主席“论持久战”的思想,指导群众坚持残酷环境对敌斗争,坚定抗战胜利的信心,对教育干部群众起了很大的作用。

1944年冬,亢之调冀中区党委宣传部工作。1945年春,冀中区党委决定《冀中导报》复刊,由林铁兼任社长,亢之任副社长(后任社长),他对于来自各解放区、敌占区的人,如作家杨朔、王林、方纪、孙犁、萧殷、袁静、柳溪以及画家李黑、新闻工作者田工等都一视同仁,信任他们,成为一个坚强的战斗集体。由于亢之善于集中众人之智慧办报,加之他思路明晰,行动果断,讲究工作方法使《冀中导报》很快于1945615日复刊,发行于冀中区各县,成为区党委指导工作的有力武器。由于亢之出色的组织才能在报社转移过程中,报纸一直按期出版。

194712月,王亢之调《晋察冀日报》社工作,任总编辑,邓拓任社长,不久晋察冀边区和晋冀鲁豫边区合并为华北区,出版《人民日报》,亢之任副总编辑。

1948年底,亢之由《人民日报》社调出,匆匆赶到刚刚组成的中共天津市委所在地—河北省霸县胜芳镇,接受筹组《天津日报》社的任务,经过一段紧张的准备工作,于1225日筹备就绪,正式成立《天津日报》社,由著名经济学家黄松龄任社长,亢之任副社长,在天津解放的当天—1949115日,亢之即率日报社全体工作人员分批进城,陆续进入各自的岗位,仅隔一天,《天津日报》的创刊号便于117日凌晨与天津市广大读者见面了。

1950年,王亢之出任天津市宣传部副部长、兼任《天津日报》社社长。

亢之办报,提倡编辑记者敢说、敢笑、敢喜、敢怒,他指示报纸上的评论文章应力求具备以下的特色:一阵见血,不留空隙,既使是吹毛求疵,也不易加以曲解,但又并非一览无余,毫无蕴藉。一篇成功的评论,其容量完全可能超过它的篇幅,细心的读者不难从中发觉,话外有音,令人回味无穷,一些出自他笔下的评论文章,确实具有这样的风格。

如“三反”、“五反”中,他根据对不法资产阶级的斗争形势,亲自撰写了题为“全市工商业者积极行动起来,开展反行贿、反偷税、反诈骗国家财产运动”的社论。《天津日报》于1952115日发表,《人民日报》于120日全文转载,新华社全文向全国转播,对全国的“三反”、“五反”运动都起了指导作用。

作为报社的社长,他同时也是报纸的主笔,尽管有很多会议要他参加,有些兼职要他担任,百忙中他仍然为报纸写了大量的有声有色鞭辟入里的政论。

1954年召开中共天津市第一次代表大会,亢之当选为天津市委常委、中共天津市书记处书记并兼宣传部部长,分管宣传、文教、卫生、统战等工作。

1955年,反胡风斗争和1957年反右斗争中,有相当多的人蒙冤受冲击。在可能的情况下,亢之尽力为这些同志解脱,他强调对问题要实事求是,不同意轻易给人戴帽子,有时他不顾会给自己招来非议或授人以柄的风险,亲自出头保护受害同志。

“文化大革命”中,王亢之被江青一伙诬陷和残酷迫害,亢之不屈于邪恶,宁折不弯。于196831日愤然弃世,终年53岁。19781月,经党中央批准,为亢之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
    
深泽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冀ICP备13019800
深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365投注平台信息中心建设并维护   TEL:0311-83522159
  网站总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