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文(1235—1327年),字周卿,先世为深泽人。尚文幼时极聪明,心怀奇志。张文谦宣抚河东时,征召尚文做书记官。至元六年(1269年),元世祖开始设立朝仪太保官衔,朝臣刘秉忠在世祖面前推荐尚文做朝仪太保,得准。于是世祖下诏书令尚文与诸儒选择唐朝开元盛世的礼仪中可以借用的内容为当朝所用。当时,凡文武官员的礼仪、服色款式及等级差别,都由尚文裁定。至元七午(1270年)二月,宫里举行朝拜仪式,成百官员穿戴不同等级的官服在宫中练习礼仪,皇帝亲临观看,极为高兴。于是将各官礼服朝仪列为定制。这年十一月设立侍仪司,尚文任右侍仪史。至元十七年(1280年),出京做辉州太守。十九年(1282年)升为户部郎中,二十二年(1285年)拜为御史台都事。当时,江南行台御史,向皇帝上书谈封国之事,曾谈及皇上年事巳高,应让位给皇太子的话。答即古阿散等人听说后,为迎合太子的心愿,请求收集内外百官的档案。随即查封所有的御史台百官档案,趁机向天下大行掠索,埋没钱粮,企图叛变朝廷。尚文看出事态危急,对御史大夫说:“答即古阿散现在是想上危天子,下陷朝廷大臣,流毒天下百姓,他的阴谋极为奸诈,而且答即古是阿合马的余党,脏罪狼籍,应先发制人,粉碎他的阴谋!”于是尚文和御史大夫一起去见皇帝奏明此事,皇上非常恼怒地说:“你们没有罪吗?”尚文上前说:“我们不敢逃避罪过,但制止答即古这件事很振动人心,宜取慎重之法,大概可靖纷扰。”皇上怒容稍消,于是准了他的奏章。不久,答即古又收受大批贿金。他和他的同伙全部以奸脏犯案遂定死罪。此事得以成功,完全靠了尚文定的机关,于是又任命尚文为刑部尚书。接着又任命他做大河南北的肃正廉访史。
大德元年(1297年),黄河决口于浦口,皇上令尚文前去抚恤视察,尚文分析说:“长河自西万里而来,其水势湍急汹猛。至盂津而下,地平土疏,移徙不定,成为中国灾患,已不知有几千百年。自古以来治河处理得当,则费力小,灾患来得迟;事情办得不当,则用力多而灾患来得快。这是从来不变的定法呀。现在陈留、抵睢东西相距百余里,河北岸是一条老堤,水高出于田地三四尺,老堤怎能不坏?水岂能不破堤北泛。今浦口堤溃决口,洪水迅猛东下,经黄河旧河道东行二百里,即归合正流,应顺水之性,筑长堤以防泛滥。遭受水灾的百姓,在河南岸退滩地内,分配给他们土地做为固定产业,将来河决于别处,也仍照此法办理。如果确实能这样做,也算是一时救荒的良策了。”大臣们聚在一起对尚文的意见进行争论,都说他的建议不可用。第二年浦口再次决口,因而堵塞黄河决口的劳役一年也没有停过,后来黄河水北入复河故道,竟和尚文说得一样。
大德七年(1303年)召拜资善大夫, 中书右丞。这时,西城有个商人奉珍宝进售。他的珍宝要价60万锭银子。省臣平章看后对尚文说:“这珍宝就是人们所说的押息大珠,要60万锭酬金不算过份。”在座的人互相传看赏玩,尚文问有什么用处,平章说:“把它含在口内可以不渴,用它熨脸可以使眼睛明亮。”尚文说:“一个人含着它,千万人不渴,那才确实称得上宝贝,如果这宝贝只能使一个人得到好处,它的价值就已经很小了。我所说的宝贝是米粟,这种东西一日不吃则饥,七日不吃则死,有它则天下安定,无它则天下大乱。比较它们的作用,米粟不是超过珠宝了吗?”平章还是坚持请他观赏,尚文始终不为所动。
69岁的时候因疾病还乡,延?六年(1319年)拜太子詹事,使者请了三次才动身前往。仁宗让他尽心教导太子,用特别的礼节招待他。泰定三年(1326年)以中书平章政事辞官。第二年,死于家中,终年9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