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境地表为第四系平原组所覆盖,第四系以前的地层分布为:
中上元古界: 在邻县无极、束鹿钻孔均有分布,推断县境内地下也有存蓟县系,雾迷山统,岩性为厚层灰色白云岩、含燧石条带白云岩及硅质白云岩、夹黑色、灰绿色页岩。古地表残遭风化,淋滤溶蚀及构造运动作用,因此,缝洞十分发育,是华北地区油气水主要储集层。
古生界:在邻县钻井证实其存在,推断县境地下也应存在。
寒武系
下统 包括毛庄,馒头二组,岩性为棕红色含灰质泥岩夹灰色石灰岩、白云岩及鲕状灰岩。
中统 包括张夏、徐庄组,上部为灰色鲕状灰岩及灰质白云岩,下部为紫色页岩、棕红色泥岩夹泥灰岩。
上统 包括凤山、长山、崮山组。岩性为褐灰色竹叶状灰岩、泥质条带灰岩、糖粒状灰岩与紫红色、绿灰色钙质泥页岩互层。
奥陶系 上统遭受剥蚀而缺失,残留中下统。本系顶部古地表曾遭严重的风化、剥蚀作用,因而也是良好的油气水聚集层。
下统 包括亮甲山、冶里组。上部以黑色、深灰色白云岩夹深灰色、灰褐色石灰岩,下部深灰色、灰色含白云质泥灰岩及小竹叶状灰岩。>
中统 包括峰峰、马家沟组,小部为褐灰色石灰岩、夹灰黄色白云岩及紫红色泥质白云岩;下部为褐灰色、灰黄色石灰岩、夹灰黄色泥灰岩及角砾状石灰岩。
石灰系 岩性为深灰色泥岩,碳质泥页岩及灰白色中、细砂岩与灰褐色石灰岩互层,夹煤层。本系底部有紫色铝土岩。
中生界;下部为火山岩、火山碎屑岩;上部为泥炭岩及砂泥岩夹膏泥岩。
新生界:成因类型复杂,地层连续,堆积厚度大。
下第三系 包括东营、沙河街及孔店组,下部为紫红色泥岩与灰白色细,中砂岩互层,中部为火山喷发岩、凝灰质砂岩、泥化凝灰岩夹紫红色泥岩。上部为棕红色泥岩与中、细、砂岩互层,夹少量泥质粉砂岩。
上第三系 包括馆陶、明化镇组。下部为棕红色泥岩、砂质泥岩、夹灰白色含砾粗砂岩,底部为块状含燧石砾岩;上部为灰白色含砾粗砂、砾状砂岩与灰黄色砂质泥岩互层。
第四系 平原组冲洪积黄土夹砂砾石层及砂层,未胶结或胶结程度极差, 自上而下由细变粗,底部为红色含泥砾石层,20米以下有多层粘土层,可做地下水的天然隔水层。